
體外次聲頻率對膠質瘤細胞的影響
位於舊金山的加利福尼亞太平洋醫學中心研究所的Garret Yount及其同事評估了Infratonic設備對培養的人類腫瘤細胞的潛在影響。 Garret小組報告說,次頻率發射可使人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對化學治療劑5-氟尿嘧啶敏感[Yount等,2004,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165405 ]。 在第二項研究中,Rachlin及其同事通過評估次聲發射裝置使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對順鉑敏感的潛力擴展了這些發現[Rachlin等,2012,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165942 ]。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亞硝酸鹽能使U87,U251,SF210和SF188膠質母細胞瘤細胞對順鉑敏感,並且這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膜通透性增加引起的。
次要研究增強細胞藥物傳遞的潛力得到了少量研究的支持,這些研究表明暴露會影響細胞膜的通透性。 例如,Svidovyi及其同事研究了次聲對體外人紅細胞以及大鼠體內器官的影響,並報導了膜通透性的提高[Svidovyi等,1987,1985,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956159,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4085820 ].
在這些研究中沒有確定次聲介導的透化的確切機制。 儘管對次聲的生物學效應的研究有限,但相關研究確實存在。 使用分子動力學模型對雙層脂質膜對壓力波的響應進行的計算分析表明,可以實現瞬時透化,並且在這種情況下減少了每個脂質的膜厚度和麵積。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fld.1588/pdf .
一項調查人造雙層膜對次聲振動響應的早期研究發現,電容響應在窄範圍內(~0.2 Hz 至~10 Hz)隨著頻率的增加而降低。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021979771900105 ]。 有趣的是,在上述滲透性研究中確定的參數也是決定膜電容的因素。 這支持了細胞膜通透性可以由次聲介導的觀點,甚至可能對特定頻率範圍有不同的響應,並暗示膜厚度和每個脂質面積的改變是潛在的潛在機制。 為了評估其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的作用機理,有必要對次聲的生物效應進行更多的研究。